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日常礼俗 第六节 尊老养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文字尚不发达的上古时代,文化知识主要是靠老一代向下一代口耳相传。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代社会里,生产周期长,技术性强,一般要到一定年纪才能掌握相当的知识和技术。在政治与外交的复杂场面中,也只有一定年纪的人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并运用这些政治经验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有经验的老年人不但能够管束子弟,教导平民百姓,还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和顾问。由于尊老敬老具有安邦治国的意义,因此古代统治者把它纳入了礼仪制度之中,这种制度在周代的前、中期发展到了顶点,后代也大多沿袭。

“老”在古代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本族的长辈,二是泛指老年人。后者的起始标准或以50岁为开端(如《仪礼》),或以60岁(如《周礼》)、70岁(如《管子》)为起始,略有出入,但都以10年为界隔分为几个层次。古人认为:“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礼记·内则》)因而周代规定,老人年50岁即养于乡,60岁养于国,70岁养于学。由于老人寿数渐少,故预先须为送终作准备,提前制作老衣,60岁老人以年为单位准备,70岁以季准备,80岁以月,90岁则要以日计算,天天都预备,只有被、褥、帽、带之类才在死后制作。就是在平常活动中,也以10年为单位区分等级。如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古代食器),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礼记·乡饮酒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