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社交礼俗 第五节 结拜与连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古代的社交活动中,还流行着“结拜”与“连宗”的风气。

结拜也称拜把子,是异姓好友为使关系更加密切,不管分别来自何方,也不论各自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一种仪式结拜之后,就互相以兄弟姊妹相称。民间叫作干兄弟、把兄弟或干姊妹。不但结拜者来往如同兄弟姐妹,双方家人也如至亲往来,称呼如同家人,叫称“干亲”。结拜兄弟最广为人知的,大概要数《三国演义》第一回描写的刘、关、张“桃园豪杰三结义”。当时“三人焚香再拜”,共发誓言:“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其中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几乎成了后来结拜者必说的口头禅。桃园结义虽为小说中的故事,但三国时期已时兴结拜却是事实。《太平御览》卷四○七引《吴录》记载:“张温英才瑰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结金兰之好焉。”所谓“结金兰之好”就是结拜,其典出自《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说二人同心协力,能够把坚硬的金属截断;心心相印的语言,像兰花一样香馥芬芳。这是用“金兰”形容二人情投意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在记述竹林七贤中山涛与嵇康、阮籍的友谊时也说:“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后来,“金兰”就引申为结拜兄弟姊妹的代用词了。

结拜的主要礼仪是焚香祭祀、跪拜磕头、共立誓言和互相“换帖”。帖是一种书面的文契,一般用长条红纸来回折叠几次,成信封大小,再在封面写上《金兰谱》或《兰谱》。里面则大抵写有结拜人某某等二人或若干人,因交情日笃,友谊深厚,愿意结拜为异姓兄弟或姊妹;然后写明姓名、籍贯、年岁、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以及父、祖、曾祖的姓名和出身、官职等;最后标明结拜的年、月、日,结拜人均签名盖章或按指纹。在祭祀完各人的祖先之后,互相交换此帖,每人保存一份,便算正式结拜为兄弟姊妹了。结义兄弟要求“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正如明代梁辰鱼《浣纱记》中所说:“三年曾结盟,百岁图欢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