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明清民间杂技的发展 第七节 蹬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蹬技开端于汉初百戏,至宋代才形成为一种独立的杂技项目,在明清之际进一步发展完善起来,并风行于社会。在明代齐东野人编演的《隋炀帝艳史》第十回“东京陈百戏,北海起三山”中,描写了演百戏的盛况。在此回有旧插图描绘艺人演出蹬技的情景:一名男艺人仰卧在矮长桌上,伸着双足蹬一旋转的木鼓,而在鼓上有一女艺人正金鸡独立,吹一横箫。清代诸联在《明斋小识》中,描述了一位女艺人表演蹬技:她仰卧在地上,伸着双足“弄瓮,旋转如丸”。一会儿,她用“左足掷瓮,高约二丈”,落下时用右足接之,然后再用右足掷瓮,左足接之。她还能用双足各置一瓮,“往来替换,若梭之投,若球之滚,若鸟之飞翔,忽倚忽侧,而不离于足”,技艺十分精妙。清人彭士望在《九牛坝观角抵戏》中,记载了艺人们蹬技情景:先由一女艺人以双足“承八岁儿”,表演蹬人技艺,后又表演以双足蹬“一案旋转周四角”的蹬桌技艺,再表演“承一木槌,二足转或竖抛之”的蹬筒技艺。之后,有一男艺人上场表演,他以双足“竖承一梯”,有“五级”,一小儿顺着梯级上至“绝顶”,然后又“倒竖穿级而下”。徐珂在《清稗类钞》“技勇类”中辑录的《李赛儿弄九连环》短篇小说内,描写女艺人李赛儿不仅能掷九连环杂技,还善于蹬瓮。她能将小花瓷缸练得“通身环绕”,还能高卧在五层桌子上,“以两小足承大瓮,重数十斤,舞弄久之”。又去其瓮而易为小木梯,“直竖足底”,使名叫小三儿的男孩“蹑〔nie聂〕登云履,直立梯上,翻穿梯空,忽大叫一声,自空下坠”,旁边有两个大汉,从容以“两手擎小三两掌,作竖蜻蜓状”。在明末清初之际有一部长篇小说《梼杌闲评》,在此书第二回描写了一位女艺人蹬技,她仰卧在桌子上,将两脚竖起,一位男艺人“将一条朱红竿子,上横一短竿,直竖在妇人脚心里”,有一小儿爬上竿去,骑在横的短竿上跳舞,女艺人两只脚交换着托竿,小儿在上面舞弄仍保持平衡,过了一会“孩子跳下来,妇人也跳下桌子”,此中女艺人和小儿技巧均十分精妙。清代诗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有《蹬梯》诗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