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清时期的地图 第四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全国测绘的基础上,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公元1717—1718年)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当时的原稿现在已不知去向了,目前见到的是它的铜版和木版雕印本。

从这两种版本的实物看,《皇舆全览图》是一套统一绘制的分幅全国地图集,采用的经纬线都是斜交直线的梯形投影法(TrapezoidalProjection),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按1:400000—1:1500000的比例尺绘制。图幅的范围西止新疆哈密,东至黑龙江口,北至北纬55度(比所测最北的经纬点更北),即哈密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清朝疆域。全国由28个分幅图(空缺不计)拼接而成:东北地区五幅,蒙古三幅,关内各省15幅,黄河上游一幅,长江上游一幅,雅鲁藏布江流域一幅,哈密以东一幅,高丽(朝鲜半岛)一幅。哈密以西及西藏尚未绘入。西藏本来有一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命驻藏大臣派人绘成的地图,但因不符合图集的要求而无法编入。以后的铜版本补入了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和胜住测绘的地图。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皇舆全览图》被雕成铜版,这个版本中西藏、蒙古、东北等地都用满文注记。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又刻成木版,图上的文字全部改用汉字。这两种版本以后又被多次摹绘、刻印和重印,现在看到的主要有三种: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收藏的30多幅分省地图,可能就是《皇舆全览图》中分省图的原本,或者是根据原图画的摹绘本,可能是该图集最早的版本。根据《清史稿·何国宗传》等记载,当年镌铜版是按一幅全国总图和32幅分省(区)图分幅的,其中内地16幅,“边外”(边疆)16幅。1735年(雍正十三年)法国的唐维尔(D′Anville)编绘的《中国分省图》和《满蒙藏图》,1743年(乾隆八年)福克司(Fuchs)编的《康熙皇舆全览图》都属于这一系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