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笔 第一节 早期的毛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广义上的“笔”,应该说自人类书绘“符号”(兼有绘画与文字性质的原始“图画文字”等)时就已有了。远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在一些岩穴中、石崖上绘刻有彩画、线画、浮雕等,这就是岩画。绘制这些岩画,最初可能是利用具有一定“笔”功能的天然物品,或者是稍经加工的半天然半人工物品,这些绘写器具,大概算是最早的“笔”了。

人工制作毛笔起于何时,历史上有一些传说和记载。如清代梁同书的《笔史》上辑录西晋文学家成公绥的《弃故笔赋》上说:“‘有仓颉……乃发虑于书契,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是笔始于皇颉也”。这里所说的皇颉就是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由于赋中所描述的“采秋毫”、“加胶漆”、“结三束”、“建犀角”、“属象齿”等等,显然不是初期的制作毛笔方法,因此不是“笔始”,这种传说的历史根据是不足的。

关于毛笔的起源,过去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蒙恬造笔”。蒙恬是秦代名将,唐代《艺文类聚》所引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关于蒙恬是制造毛笔的祖师,还有不少传说,如湖笔之乡的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便流传有蒙公(指蒙恬)造笔的有关故事,称蒙公为“笔祖”,在善琏镇上还建有“蒙公祠”。在我国许多产毛笔的地方,也都筑有“蒙恬庙”。有趣的是,唐代韩愈曾写过一篇《毛颖传》,以拟人手法描绘毛笔,同样表达了上述看法:“毛颖者,中山人也……因封于卯地,……八世孙(需免)〔nou耨阴〕……居东郭者号曰鵕〔jun俊〕,……秦始皇时,使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遂围猎毛氏之族,拔其毫载颖而归,……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之管城,号曰管城子。”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所谓《毛颖传》就是毛笔的传。那没有角与牙、裂唇有须、有毫颖的又名(需免)与鵕的“毛氏之族”就是指的兔类,而在中山之楚地的“衣褐之徒”,则是唐代宣州(今安徽省宣州市)一带的有黄褐色毛的野兔。从这些猎获物身上拔取的兔毫,经制笔工的加工“束缚”于笔管制成毛笔,谑称为“管城子”。从此毛笔又有了“管城子”的雅号。但由于文中多次提到蒙恬,也给人造成了毛笔为蒙恬所发明的印象。那么毛笔是不是蒙恬发明的呢?毛笔又是怎样制出和发展的呢?这些问题应从考古、历史文献等方面,加以考察与说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