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的国子监司业胡宗绪,10岁丧父,由母亲勤耕苦织来抚养教育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者。不仅胡宗绪终身难忘母亲的大恩大德,而且天下做父母的都无不对胡母由衷地敬慕。
胡母本是潘家的千金小组,父母将她许配给桐城的一位读书人胡弥禅。胡弥禅功名未就即含恨早逝,抛下三个儿子和一无所有的几间茅屋。当时长子胡宗绪刚刚10岁,两个弟弟更小,一家四口人痛哭在灵柩前,十分凄楚。尤其那长子胡宗绪,因家贫早熟,在父死之际哭得死去活来,一声又一声地悲号:“爹呀,您怎么就这样去了,娘和我们怎么办呀!爹呀,儿的书读不成了,我要读书!”声声哭,字字泪,像刀子一样扎在母亲的心上。母亲紧紧地搂抱着儿的头,向儿子发誓说:“儿啊,有娘在!”
胡母擦干眼泪,埋葬了亡夫。第二天,她拖着病体,领着胡宗绪到一个离家很远的私塾,恳求善良的塾师收留了他。
从此后,胡母在白日拼命劳作,干着男人的农活儿,夜里浆衣缝补,纺纱织布。没日没夜地拼命苦做,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够上学。每日清晨,刚刚鸡叫三遍,她就起床给儿子生火熬粥,待儿子吃完离家时天才放亮。善良的母亲,总担心儿子害怕,含着泪将儿子送过村外山头,直到看不见儿子的身影才回家。傍晚,她再忙也要到村外,又把儿子迎回家。晚饭之后,她让宗绪坐在身边继续读书,告诫儿子要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刻苦学习,不要浪费大好时光。
灯光下,母亲一边纺线,一边细听着儿子的读书声。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转眼三年多了。宗绪学习十分刻苦,进步很快,胡母很高兴。但是,细心的母亲知道儿子读书的兴趣很浓,什么书都阅读,没有选择,怕他走了偏路。于是她经常让宗绪把读的书念给她听,然后凭着自己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帮儿子选择学习内容。一天,胡母听儿子读程朱之书,讲的都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忍不住站起来,要求儿子不仅要多读这样的书,深刻领会程朱教人的大义,而且要身体力行,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她所希望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还有一次,胡母听到宗绪读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喝令儿子停止,以后不许再读这样的文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