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声学 第二节 共振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当一个物体发声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随之振动,这种现象称为共振。凡是共振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固有频率或者相同,或者成简单的整数比,如1/1,1/2,2/3。在古代典籍中有大量的关于共振现象的记述,并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同声相应”(《易·乾》)或“声比则应”(《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这个解释与现代的科学定义几乎完全相同。

公元前4到3世纪,《庄子》一书最早记下了瑟的各弦间发生的共振现象:

为之调瑟,废(放置之意)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庄子·杂篇·徐无鬼》)

这里描述的瑟有25根弦。宫、商、角、徵〔古音zhi止〕,羽是古代人使用的音阶阶名,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当在高堂明室中放上一具瑟,进行调音时,人们发现,弹动某一弦的宫音,别的宫音弦也动;弹动某一弦的角音,别的角音弦也动。这是因为它们的音相同的缘故。如果改调一弦,使它发出的音和五音中的任何一声都不相当;再弹这根弦时,瑟上二十五弦都会动。我们知道,这条弦虽然弹不出一个准确的乐音,但它的许许多多的泛音中总有那么几个音和瑟的二十五弦的音相当或成简单比例。这就是它会与瑟的二十五弦都共振的道理。

《庄子》的这段文字肯定是调瑟实验的忠实记录。它不仅指出基音的共振现象,而且发现了基音和泛音的共振现象。这后一个发现在声学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

宋代的沈括曾作演示共振的实验:先将琴或瑟的各弦按平常演奏需要调好,然后剪一些小小的纸人夹在各弦上。当你弹动不夹纸人的某一弦线时,凡是与它共振的弦线,其纸人就发生跳跃颤动(《梦溪笔谈·补笔谈·乐律》)。这个实验比西方同类实验要早几个世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