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说来,光学是关于光和视见的科学。在科学史的早期,光学只与眼睛有关,人们研究光也只是试图回答“怎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随着科学的发展,光学研究对象从可见光发展到不可见光,还包括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最近几十年,尤其是由于激光的发现与激光器的发展,光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在这里,我们要回到中国古代的岁月,看看古代人在科学史的初期作出的那些光学成就。
在人类的早期,唯有太阳能给人带来光与热。天空中一个最大的发光体“日”和一个最近的反光体“月”就成为明亮的象征,“明”字就是由它们二者构成的。原始社会时期,火的发明是最伟大的科学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近代的蒸汽机和本世纪的原子能。有了人工产生的火,才能有灯具的问世。最原始的灯大概就是燃烧着的一根树枝或一束植物的根茎。但是它们的发光不稳定,燃烧速度太快。又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人们才发现,燃烧松树条是较好的灯,因为它含有较多的松脂。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六盘山余脉发现了几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窑,其中一个最大的窑洞壁上有50多处火苗状烧土。经过分析研究与模拟实验,证明这些壁上烧土就是古代人用灯的遗迹。其灯具很可能就是油松木条。在一个窑洞里同时点上50多支油松灯,其壮观与明亮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这种松枝灯迄今还在少数偏僻农村中使用。
西周时期,像松枝灯一类的灯,被称为“庭燎”。那时的民歌唱道:“夜为何这么黑?夜还未尽天未亮。庭燎照得屋内亮堂堂。”据古代人说,庭燎就是木质火炬;或者是用布条捆束的一把芦苇,在芦苇空心处灌以蜜蜡。后者,已是很进步的灯了。后来的“膏烛”、“蜡烛”等名词大概源于此。先秦时期,出现了油灯,考古发掘出的各种灯具就是证明。据记载,秦始皇墓中的灯油是鲸鱼膏。汉代巧匠丁缓发明了“常满灯”。据说,这种灯具能自动添油。在河北满城2号墓发掘的西汉“长信宫灯”,具有可装卸的活动灯座、灯盘和灯罩。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从而可随意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图4-1)。可以说,人造光源在公元前2世纪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