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发明以前,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体温,例如以手触摸物体,来判别温度高低。这种以体温为标准的触摸感觉法,只能判别一定范围内的温差。古代人所谓冷、寒、凉、温、热、烫等,都是些温差概念,而不是指特定的温度。感觉法往往因人而异。在某种程度上,已被感觉到属“寒冷”(或“热”)的一类物体,就很难再区分它们中哪一个更冷(或更热)。因此,《淮南子·说山训》写道:
寒不能生寒,热不能生热;不寒不热,能生寒热。
这正是古代人由感觉导致的温差观念。
应当说,体温是古代最恒定的“温度计”。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古代人充分地认识并利用这种“温度计”。北魏贾思勰〔xie协〕在《齐民要术》中曾指出,牧民作奶酪,常使酪的温度“小暖于人体”;作豆豉,“令温如腋下为佳”。人的腋下温度较为稳定,迄今仍为医疗界所采用。王祯《农书》述及养蚕气温时,指出养蚕人在蚕室内需穿单衣,“以为体测”,即以自己的体温来测定蚕室内温度:“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在焙制茶叶过程中,茶农“用火常如人体温”,“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蔡襄:《茶录》上篇)。
古代人以水的物态变化来判定天气温度。水结冰,天寒;冰化水,天气转暖。因此,古代人常说:“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淮南子·兵略训》);或者说:“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淮南子·说山训》)
如前所述水的递次沸腾现象,反之,人们以这种可见的现象来判定水温。苏东坡有一首诗描写煮水泡茶的情景:“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声。”(转引自《农书·百谷谱集之十·茶》)水中的气泡及其声音都可供人们判断水是否已沸。明代屠龙说,烧水有三沸:“始如鱼目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泉涌连珠,为二沸;奔涛溅沫,为三沸。”(《考槃余事》卷三《茶笺》)由现在的知识判断,一沸约75℃—80℃,二沸约85℃—90℃,三沸为100℃。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