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经,除了补充史实外,还有许多对经文文字的说明。比如前边第一节《春秋》引文中“元年,春,王正月”这句话,《左传》有以下的说明:“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左传》在“王正月”中注上一个“周”字,意在说明《春秋》用的是周王的历法。“王”指周王。我国史书记事。“纪元”是很重要的。过去每个封建王朝建立,都要确定自己采用的历法,该历法的一月一日就是纪元的开始。遵行这个王朝的纪元,就表示臣服于这个王朝,叫做“奉正朔”。鲁国是周公之后,和周王朝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左传》特别解释“王正月”是奉周王正朔的意思。
此外,按《春秋》记事体例,每个国君的元年都应该写上“公即位”,但隐公元年没有写。《左传》解释说:“摄也。”这是告诉读者:隐公并没有正式即位,而是代弟弟(即后来的桓公)摄政。因为弟弟的母亲是夫人,地位比自己母亲的地位高,弟弟已立为太子,但年纪小,不能理政。类如这样一些文字解释有助于读懂经文,所以是很必要的。
此外还有对经文措词的解释。比如《左传》在“郑伯克段于鄢”的本事之后,还有下述一段文字: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大意及解说]经文采取“郑伯克段于鄢”的措词是因为:共叔段的行为不像个弟弟,所以不称他为“弟”。两个人好像两个国君打仗,庄公打胜了,所以按《春秋》的记事体例采用“克”字。把庄公叫“郑伯”,是批评他不但不教育弟弟,而且有意放任他走上这条死路。庄公对不起共叔段,所以也不称他为“兄”,只称爵号。不写共叔段“出奔”(出逃)的事,是史官难以下笔。因为按《春秋》记事之例,对有罪的人才能用“出奔”的字眼儿。此次内讧,两个人都有责任。史官觉得如果写上“出奔”就等于单方面谴责共叔段,所以干脆不提此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