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丛书的起源,就要谈到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六经》,是用一个书名统括群书,包含有丛书的意思。所以,丛书当起源于汉代。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把《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还有《公羊》、《论语》,刻在石上作为标准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这种石刻,被治中国书史的人认为是书的一种形式;论汇刻群书的形式,当也从此开始。到纸和笔发明以后,书籍就以抄写为主要流通形式,逐渐有丛书出现。根据史书的艺文志记载,始见于齐梁时期,《隋书·艺文志》记录了南齐陆澄的《地理书》和梁代任昉的《地记》;这两部书属于专门性丛书。就写本来说,可算是丛书之祖,可惜的是两书都已失传。
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为丛书的刊刻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流传和搜集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刊印群书而题以总名称,首先是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刻印《九经》,还是属于专门性丛书。到宋代,何去非校《武经七书》也是专门性丛书。看起来专门性丛书的编印要比综合性丛书早得多。
综合性丛书以现存的传本来说,最早的是俞鼎孙、俞经合编的《儒学警悟》,书成于南宋嘉泰年间。继《儒学警悟》之后,宋代的第二部综合性丛书是《百川学海》,凡10集100种,179卷,所收以唐宋人著作为多,间有晋代及六朝人著述。辽金时期最著名的汇刻书:一是《契丹大藏》;一是《金藏》,就是《赵城藏》;都属于专门性的丛书。综合性丛书没有。到元朝一代,为后世著称的专门性丛书有元杜思敬辑《济生拔萃》。综合性丛书在当时有陶宗仪辑的《说郛》。《说郛》收经、史、诸子、诗话、文论及百氏杂记之书,凡千余种,可惜原书早已不存。原编的种数、卷数,皆不可知,传世的一为明代传抄的100卷本(近人张宗祥搜求旧抄本重校的《说郛》也是100卷,192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一为明陶珽重校的120卷本,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宛委山堂刻本。都非陶氏原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