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法是篆刻艺术的基础,印章文字主要采用篆书,如何使入印文字既符合篆书结构规范,又能够适应印面的表现形式,使印章文字富有较高的艺术意蕴,是篆法所要研究的课题。
中国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图形化、线条化、笔画化三个发展阶段。篆书是最先形成的书体,正处在由图形化向线条化发展的过渡期,仍保留着图形化的特点,其点画、偏旁、部首、转折、结构造型都有一定的规范法度。掌握篆法就是要熟悉各种篆体的构成规律、造型特征、体势风貌。篆书作为通行的文字在秦代就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汉代以后还有相当数量的器物、建筑铸刻篆文,像权量、瓦当、钱币、碑额等。同是篆书,不同时代的人书写,就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有唐篆、宋篆、元篆之称。刻篆宜精,识篆宜博。注意积累各种篆体,进而心记手摹,直到使各种篆体形象鲜明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每临创作,当判定印文内容适合应用的篆体后,便能信手拈来,经营入印。这种学习是开阔知识境界的过程,也是积累艺术功力的过程。它是掌握篆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和学养。
恪守规范,可以说是2000多年印章发展史相沿下来的一条准则。凡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体现这一准则。强调篆法规范,并不排除在治印过程中,对篆文进行艺术处理。如为了布局的需要对笔画过繁的字作某些省简,对笔画少的字进行加重笔画或重叠偏旁等变化。汉代就注意到入印篆文同书写的篆体法书是有区别的。“说文篆刻自分驰”,在符合篆书规范的前提下,对某些篆文进行增减笔画、省略借用偏旁是艺术创作的手段,往往是艺术印章经营布局的匠心所在。这同不讲规范,凭借想象或拼凑偏旁部首,硬造篆字是完全不同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