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古发现,商代以海贝作为装饰品,同时,海贝也作为货币来使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随葬有海贝6800余枚。商代还发现有用青铜、兽骨和蚌壳等仿海贝制成的铜贝、骨贝及蚌贝等。西周时期仍以海贝作为货币,并使用铜块等作为称量货币。春秋中、晚期,随着奴隶制的没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此时开始出现了金属铸币。1959年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南晋国遗址出土了12枚春秋晚期用青铜铸造的仿照当时使用的青铜铲的形状铸造的货币,高约12厘米,耸肩尖足,平裆,其中一件有面文六字。柄部中空,称为空首布。此外,东周王室在春秋时期也出现了空首布,有大型、小型平肩或斜肩桥足空首布,面文大多一字,如“王”字,乃“王城”之省称。一直流行到战国时期,面文有“东周”等。
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促使青铜货币有了空前发展,广泛流通与使用。由于各诸侯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当时各国所使用的青铜货币的形状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布币、刀币、圜钱及铜贝四种(图17)。韩、赵、魏主要使用布币,其特点,柄部已不再是中空的,而与铲身同为扁平状,称为平首布。魏国的布币大多是平首、平肩(或圆肩)、方足、圆跨。币面上有的铸有地名,如“安邑”、“蒲阪”、“阴晋”、“共”等。有的币面铸有币值铭文,如“梁奇(或释充〔夸〕)釿〔jin斤,即“斤”的本字〕,百当锊〔lue略〕”、“梁正币(或释尚),百当锊”、“梁奇釿,五十当锊”、“梁半币,二百当锊”等。因此,魏布一般分为“半釿”、“一釿”、“二釿”三等。据测定,一釿约为12—15克。赵国的布币多为平(或圆)首、圆肩、尖(或圆)足,一般分为两等。币面有的也铸有地名,如“晋阳”、“兹氏”、“榆即(次)”、“离石”、“蔺”等。此外,赵国布币有的上面有三个圆孔,称为三孔布,其面文有“南行唐(正面)、十二铢(背面)”等。此外,赵国也有刀币,小而直,通称直刀,面文有“甘(邯)单(郸)”等。韩国的布币大多为小型方肩、方足、方跨布,面文有“平原”等。但到战国晚期,韩、赵、魏均流行小型方足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