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玺印,但目前在考古工作中尚未发现。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废除了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官吏改由各诸侯国君来任命,任命需要授予凭证,因此,作为官吏身分与权力凭证的官玺也就随之产生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私人之间交往增多,也需要代表个人身分与信誉的凭证,因此,私人玺印也得以出现。总之,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之下,作为公私凭证的玺印发展起来了。战国玺印主要用青铜铸造,此外还有玉、银、琥珀、琉璃、骨、角、陶印等。印面形状多为方形,还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曲尺形等。印上有小钮,多为鼻钮,以备穿系,以便将印佩在身上。印文有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章法布局,古朴巧妙,又是优秀的艺术品。玺印在战国时期主要是用来钤印于封泥之上,用来封缄简牍或物件,防止私拆,并作信验。此外也钤印于帛上或陶器的湿坯上,或烙在马匹身上。官玺个体较大,一般边长在二厘米以上,印文多为地名和官名。例如“乐阴司寇”、“司马之玺”、“夏屋都司徒”、“上谷疆丞”等。私玺较官玺个小,常见边长1.5厘米者。一般为姓和名,例如“王买”等。此外还有吉语玺和肖形玺。吉语玺的印文有“出入大吉”、“忠信”、“敬事”、“昌”等。肖形玺印文为各种动物(虎、鹿等)或人的形状,简括生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一般官吏及私人的印只能称为印,从此,一般的印通称为印了。秦汉至宋元时期,印章材质仍以青铜为主。明代以后,石印发展起来。治印包括印文、边款、印钮的雕刻,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名家辈出,如明代的文彭、何震,清代的程邃、丁敬、邓石如、赵之谦,现代的齐白石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