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外感热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传染性很强的瘟疫多次流行。这类病病情发展迅速,并且变化多端,单依靠《伤寒论》的治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一时代的医家逐渐认识到温热病需要一个不同于伤寒的治疗体系。
刘完素主张用寒凉药物,是温病治疗的先导,明代吴有性的“杂气致病”在病因方面又有新的发明,清代叶桂、吴瑭、薛雪确立了温病、湿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的规律,至此,温病学才臻于完善,形成了温病学派。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姑苏(今江苏吴县)人,生活在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当时明王朝趋于倾覆,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战乱饥荒,疫病猖獗。《吴县志》记载当时疫病流行时,“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但当时的治疗却不越《伤寒论》雷池一步,经医而死者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吴有性认识到伤寒与温病是两种病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温疫论》,提出了“杂气致病”。认为天地间不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一些传染病是由于杂气所感,而且“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传染性极强的“戾气”(或称疠气)就是杂气的一种。杂气无形、无声、无嗅,但它是一种物质,“一气自成一病”,具体地提出了传染病病因。书中还提出了杂气感人的途径,以及邪留部位和治疗规律。《温疫论》的问世,为后来温病的诊治形成独立的体系创造了条件。
吴有性
除温疫病以外,吴有性认为有很多病,如疔疮、发背、痈疽、流注、流火、丹毒、发斑、痘疹之类,也都是杂气感染,即分别为某一种戾气感染。这种认识突破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的传统观念,较之西方医学的感染病因学认识要早200多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