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的造型艺术,除了木雕、石雕、砖雕等,还有一种以竹、木、铁丝扎骨,用纸、布、丝帛造型的软雕塑,古代称为纸扎或彩扎(小型的彩扎又称针扎)。纸扎、彩扎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纸造型,后者是以丝绸造型;彩扎多用于玩具或喜庆场面的点缀,纸扎则多用于红白喜事或祭祀。不过这都是就大体而言,因为它们在好多方面功用是一样的。譬如本书讲的灯彩和风筝,它们既可用纸扎,也可用彩扎,这主要是根据经济条件和欣赏习惯而定。
彩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灯彩的出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的正月七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并戴之头鬓”,虽不是彩扎,但剪彩“像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已有了浓厚的装饰气氛。唐代彩扎已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传唐睿宗时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20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玄宗时尚方都将毛顺,“以缯彩结为灯楼,高一百五十尺”。这都是大型的、豪华的彩扎,于“灯彩”一节已有叙述,兹不赘述。
《东京梦华录》卷第六“元宵”一节可以使我们了解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彩扎盛况:
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自灯山自宣德门楼横大街,……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绘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这里,“灯山上彩,……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是彩扎,“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是纸扎。彩扎、纸扎“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把元宵节的汴京装点得花团锦簇、火树银花,可见当时的扎结艺术相当高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