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咏叹里,没有什么比名将蒙冤,更能激起老百姓无限的同情了,戏台上,电视剧里,岳飞、袁崇焕轮番着拍,一代代观众眼泪不住地抹,却依然是乐此不疲。因为名将蒙冤,是每一个后人面对青史时,都无法控制感情的悲剧。
而在唐宋两个王朝中,也不断上演着大家熟悉的名将蒙冤的大戏,老百姓熟悉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中奸臣当道,忠臣蒙冤的情节,一次次让观众咬牙切齿。然而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
如果说唐宋两朝,哪3个蒙冤的名将最得同情,相信应该开列出3个人的名字:王忠嗣、狄青、岳飞,他们都是横戈立马的猛将,建立了不世的功勋,然而他们又殊途同归,遭受到相似的命运,悲剧的后面,又隐藏着什么呢?
一
〔王忠嗣(唐朝)〕
民间有句老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王忠嗣就是大唐王朝最沉重的一帖后悔药,是他以一个老军事家敏锐的目光觉察到安禄山谋反的祸心,也是他以安边持重的战略思想,将大唐王朝的盛世推向了顶点,更是他怀着一颗忠诚的心,为保国安民的执著理想不计个人荣辱,最终开罪于一直提拔赏识他的唐玄宗,付出了一个忠臣最沉重的代价。如果,仅仅是如果,王忠嗣在天宝初年对安禄山的弹劾可以获得李唐王朝的认同,再如果,公元755年渔阳烽火时,率兵平叛的是王忠嗣将军,那么历史又会是怎样一个结局?遗憾的是,历史永远没有假设。
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让历史永远记下了李光弼等人的姓名,而英年早逝的王忠嗣将军,却是大唐盛世顶峰时代最闪耀的将星。
王忠嗣的人生沉浮注定是与大唐盛世的兴衰血肉相连的。8岁那年,他的父亲死于反击吐蕃的松洲会战,痛惜爱将的唐玄宗将王忠嗣收养于宫中,与皇子一起长大。那是大唐开元盛世的开始,18岁那年,王忠嗣打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战斗,在河西以300骑兵奇袭吐蕃,斩杀千人。而当时的大唐王朝,正如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王将军一样,喷薄着勃勃的青春生机。从37岁开始,王忠嗣开始南征北战,漠北会战击灭契丹,萨河内山会战击灭突厥,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此以后彻底成为一个历史概念。积石山会战大败吐蕃,唐朝掌握了河西地区所有的战略要地,形成了对吐蕃军事对峙的主动权。大唐黄金时代的赫赫武功,也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走向巅峰。40岁那年,王忠嗣挂四镇节度使将印,手握唐朝30万精锐军队,达到了个人戎马生涯的权力顶峰,而与李林甫等权臣的矛盾也日益逼近,官场斗争里的明枪暗箭也把他推入了你死我活的旋涡中,恰如此时的大唐,在盛世的外表下,也早已经潜伏了深深的危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