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对于西汉帝国而言,从建国开始,乃至整个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朋友”和“敌人”是经常变的,唯独不变的一个敌人,恐怕就是长期以来笼罩在整个中国北半部的一个阴影——匈奴。
在西汉以前,“匈奴”这个敌人,对于这时期的中国人来说就不陌生。战国时期的赵国、燕国、秦国,都曾长期忍受匈奴侵扰之苦。秦始皇发动民力修筑万里长城,其本意也是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事实上,秦始皇修的长城,并不是凭空而建,而是把原先燕国、赵国、秦国3国北方防备匈奴的长城连接起来。从战国群雄争霸到秦末楚汉逐鹿,匈奴与中原的军事冲突也始终未断过。对于以步兵和战车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中原军队来说,匈奴骑兵的高速突击与运动战中的骑射,是正中他们“死穴”的杀招:笨重的战车与步兵跟不上匈奴骑兵的速度,只能成为人家射杀的猎物。大规模兵团作战中,更容易被人家以避实击虚的方式,在运动战中被消灭。在西汉之前,中原政权曾有过赵国李牧大破匈奴以及秦国蒙恬收复河套的胜仗。但是这两场战役,前者是通过诱敌深入的方式,将匈奴人诱到长城下面,依托坚固城防与战车聚歼,后者则是凭借秦军强大的弩箭装备和战车冲锋,将匈奴人驱逐。但对于匈奴骑兵高速机动的作战方式,依然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原政权来说,修长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这个敌人的实力,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西汉之前,中国北方的草原形势,其实是“三足鼎立”的态势。盘踞今天东北地区的,是一大游牧部落“东胡”,而盘踞内蒙古西部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是西北的游牧部落“大月氏”。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3年,当刘邦与项羽为了争天下而打得昏天黑地时,北方的匈奴民族,也在进行着统一草原的战争。公元前209年,匈奴王子冒顿杀害父亲头曼,篡夺了匈奴“单于”的位置,随后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先于公元前205年平灭东胡,占领了东北大地,继而又发动了西征,赶走了盘踞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不但占有甘肃,更迫使西域国家臣服匈奴。到了西汉建立时期,汉帝国北面的匈奴人,已非秦朝时“不敢南下牧马”的“吴下阿蒙”,而是一个在冒顿单于整治下,拥有完备的组织建制,高效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广袤的国土,空前强大战斗力的游牧帝国。无论是春秋时代齐桓公“尊王攘夷”,还是秦始皇收河套修长城,都不曾面对过这样强大的对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