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上海十年”的写作生涯,前两年可说是全盛时期,她一出手就风华绝代,才情喷涌。同时在多份杂志上发表作品,甚至在作品还没登完,就急着要出小说集了,这正应证了她的话——“出名要早”。因此她会要求周瘦鹃一期把长文刊完,会找平襟亚急于出单行本,她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见一斑。当然这最后也导致了双方不再合作的主因。而《杂志》除了答应张爱玲的出书条件外,还举办新书集评会、座谈会等等,全力打造明星作家。张爱玲一时红遍上海滩跟《杂志》及《新中国报》的大力宣传有关,使原来“文坛美丽的收获”,更是锦上添花。但由于张爱玲较为孤僻的个性,使她与这些编辑作家的交往,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密切。正如她在《我看苏青》一文的描述:“苏青与我,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密切的朋友,我们其实很少见面。……至于私交,如果说她同我不过是业务上的关系,她敷衍我,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为了要稿费,那也许是较近事实的,可是我总觉得,也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
抗战胜利到一九四七年四月,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张爱玲遭受舆论与感情的双重打击,她放下手中的笔完全没有一篇作品发表。而在一九四六年七月,桑弧委托柯灵请张爱玲编剧,并策划了一次文艺性的聚会。张爱玲和炎樱一同参加聚会,大家劝她从事剧本的创作,张爱玲最终同意了。在当时舆论“严相逼”的情况下,无疑地是桑弧等人给她机会,对此张爱玲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在《小团圆》中她说:“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幸亏有他。”确实是桑弧开启了张爱玲的编剧之路,使得从小喜欢看电影,继而写影评的张爱玲,更接近电影一步了——创作起电影来了。由于桑弧也是编剧出身,进而为导演,因此他对于张爱玲的剧本极为尊重,我们虽然看不到《不了情》的剧本,但由其改写的小说《多少恨》与电影相较,其实差异不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