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诗歌
作者:穆旦
原发刊物:《诗刊》
发表时间:1957年第5期
当代读者或许知晓,普希金的大部分诗作和拜伦巨著《唐璜》的中译者的名字叫查良铮。他写诗用的笔名是穆旦。
穆旦的第一本诗集是《探险队》(1945)。其实他何止“探险”,且曾历险。那是1942年,作为清华大学外文系助教的穆旦,自愿加入中国远征军,担任将军的翻译,出征抗日战场。时值缅甸撤退,他参加自杀性的殿后战,只身误入“胡康河谷”纵深400里的“野人山”,经历了豪雨、死寂、蚂蟥、蚊蚋以及八天之久的断粮,幸有孙立人部来到这死亡之谷方得救援。穆旦从战友们的视线里失踪五个月后,奇迹般地出现在印度加尔各答,和在那里担任中国驻印军训练中心翻译、西南联大校友、诗人杜运燮劫后重逢。过了几年,他又自费赴美留学。
英国诗人拜伦在《但丁的预言》一诗中,借但丁之口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像我这一类的人总是命中注定/要在生活里受尽煎熬,备尝艰辛,/心儿将被磨碎,斗争和挣扎无止无尽,/直到了此残生,死去时孤苦伶仃。”这些诗句,简直就是穆旦坎坷人生的写照。
1953年春天,穆旦放弃了台湾和印度德里大学任教的聘请,抱着对刚刚独立的新中国的热烈希望而毅然回国,此时,他也许已经选择了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
一方面,在他1950年初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学位时,就有意识地选修了俄国文学课程,并在俄文学习中又一次显示了他的语言天赋。在他学习俄文的背后,已经隐含了他对政治文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做出回国决定的同时,他也正为事业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准备,这可以从回国初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新安排中反映出来。在巴金、萧珊夫妇为刚刚回国的穆旦举行的宴会上,他便说起自己翻译和介绍俄苏文学的计划。一开始所翻译的,就是代表了当时苏联文学主流的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尽管文学理论并非穆旦的特长,但还是选择它作为翻译工作的开始,他在美国期间也为这部理论书做过许多翻译笔记。穆旦选择翻译《文学原理》的目的是想通过此书的翻译来调整自己,了解和熟悉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学习这一与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话语方式。这也意味着:尽管穆旦对自己所面临的全新的文化环境有所预料、有所准备,并且愿意调整自己,以贡献作为一个诗人知识分子的才华。但他的这一转变,与他原有的艺术经验和兴趣有着明显的距离,而弥补理智与情感、已有的个人经验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缝隙,也许并不如他预料的容易。这两股力量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穆旦的后半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