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短篇小说
作者:茹志鹃
原发刊物:《延河》
发表时间:1958年第3期
1958年3月在《延河》杂志刊发之后,《百合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尤其是茅盾和侯金镜等批评权威的高度评价,不仅给这篇佳作带来极大的声誉,而且也使它避免了可能遭遇的严重误读和猛烈批判。茅盾以激赏的语气肯定了茹志鹃这篇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以及细节描写的成熟技巧(《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侯金镜也准确地指出了它的整体特点:“色彩柔和而不浓烈、调子优美而不高亢”(《侯金镜文学评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对人物感情的客观描绘和作者注入到作品里的自己的感情,两者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委婉柔和、细腻优美的抒情调子。”(同前)
从文学谱系上看,茹志鹃的作品虽然大都是按照“苏联文学”的模式写出来的,但是,独树一帜的《百合花》却承接了另外一种文学传统,即《红楼梦》的传统。这其实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情。因为,《红楼梦》是茹志鹃读得最早最多,也是与她的精神气质最为契合的作品。《她从那条路上来》是茹志鹃篇幅最长的小说,也是一部自传色彩最浓的作品。在这部小说里,那个名叫也宝的小女孩“从刘先生那里借到了一部《红楼梦》,一有空就看得如醉如痴”(《她从那条路上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事实上,茹志鹃自己就是这样读《红楼梦》的。她说“像《红楼梦》我看过九遍,里边的诗词一类的东西都背过。虽然很多东西当时我并不理解,但我喜欢,多读多背慢慢就理解了”(冬晓《女作家茹志鹃谈短篇小说创作》,《开卷》1979年第7期)。她写过一篇题为《紫阳山下读“红楼”》的文章,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红楼梦》对自己内心生活的巨大影响:“在那个时候,在紫阳山下,‘红楼’真像一股清泉,滋润过我,支持过我,使我在那样一个世界里,鼓足了勇气。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对那种半饥半寒的生活,尚能留下一抹美好的记忆,连同那个光秃秃的紫阳山在内。”(《中国青年报》1980年4月1日)其实,《红楼梦》对茹志鹃的影响,绝不止于此。她在《百合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生活的温柔而细腻的情感态度,那种从容、优雅的叙事语调,那种对于美好事物的精微的感受能力和充满诗意的表现能力,都无疑是受了《红楼梦》影响的结果。虽然,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正像茹志鹃在一篇《后记》中所说的那样:“连《红楼梦》都带上了‘黄色’的帽子,我这一点点小不点儿的东西,又何足道哉!”但是,茹志鹃还是利用女性特有的感受能力,凭着她的不俗的才华,从《红楼梦》里获得了足够的经验支持,从而最终将自己的《百合花》作品,光荣地归入了《红楼梦》的精神谱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