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散文集
作者:巴金
首次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年6月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巴金开始了《随想录》的写作。他痛定思痛,写出了一大批朴实、深刻的杂文和随笔。
《随想录》是一首悼亡的安魂曲。“文革”期间,巴金虽然九死一生,侥幸地活了下来,但是,他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却一个个被迫害致死,尤其是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萧珊,刚刚51岁,便因为恐惧和绝望赍恨而殁。这些朋友和亲人的死,给性格内向、天性敏感的巴金带来巨大的痛苦。巴金的《怀念萧珊》、《纪念雪峰》、《悼方之同志》、《怀念老舍同志》、《赵丹同志》、《再忆萧珊》等文章长歌当哭,寄慨遥深,曾经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随想录》的核心主题就是反思并揭示“文革”的封建主义特质;它的锋芒所向,就是反专制,反愚昧,反对压抑人性、践踏人类尊严的昏暴。“文革”为什么会发生?人是怎样变成“兽”的?人们的心上留下了怎样的伤痕?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谁应该为这一切负责?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和灾难再次发生?巴金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反思。
如果说“仇智主义”必然导致谎言的流行,必然使很多人把“说假话”变成一种消极的习惯,那么,“启蒙主义”则强调真理的价值,必然把“说真话”当做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原则。“说真话”是巴金在《随想录》中反复涉及的话题,他曾经写过至少四篇专门谈论“说真话”的文章;“说真话”也是他“晚年奋斗的目标”,是在《随想录》写作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写作伦理。他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提倡“说真话”,是因为经过了“文革”,说假话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在那荒唐而又可怕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我挨了好几十次的批斗,把数不清的假话全吃进肚里。”那些“永远正确的人”更是把说假话当做家常便饭,“本人说话从来不算数,别人讲了一句半句就全记在账上,到时候整个没完没了,自己一点不脸红。……他们的嘴好像过去外国人屋顶上的风信鸡,风吹向哪里,他们的嘴就朝着哪里。”然而,“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在他看来,“文革”本质上就是一场说假话、做假事的运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