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篇 天竺之国的哲学传统 罗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含有三意:一不生、二杀贼、三应供。就是依小乘佛教修持的方法进修而得到破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而决定得入涅槃的果证的出家弟子。我们经常在神话电影里看到有关五百罗汉的说法。

罗汉称谓,由来已久,按北凉道泰《入大乘论》所载,16罗汉(尊者)在佛涅槃后,常住世间,护持佛法;西晋竺法护《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舍利弗问经》中均有五百罗汉结集法藏、重兴圣教的记载。而作为崇拜对象的罗汉形象则出现较晚,一般认为是玄奘法师译出《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之后才被世人所供奉。《法住记》记录了16罗汉名称、住地,并扼要地称其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脱等无量功德,离三界染,诵持三藏,博通外典,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乃至世尊正法应住常随护持,乃与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时此16大阿罗汉及诸眷属随其所应,分散往趋,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

由于佛经中并无罗汉形象的具体描述,只是说修得罗汉果位的就是罗汉,因此罗汉造像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民间信仰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尽现人间世态悲欢的罗汉形象是隋唐以后,佛教在中国进一步世俗化和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何谓“大乘”?何谓“小乘”?

乘指载人用的车子。佛教用车子载人来比喻佛法能够使人超脱生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小乘佛教偏重于个人解脱,认为佛只有一个即释迦牟尼佛,修佛的目的是“灰身灭志”,以获得阿罗汉为最高追求。与小乘佛教相比,大乘佛教宣扬普渡众生,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修佛以成就佛果为目标。成佛的理想不在于灭除生死,而在于达到众生平等、物我融会的涅槃境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