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伏尔加河畔的文学之旅——俄罗斯和前苏联文学 革命文学的雄鹰——高尔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非常及时的书。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列宁

俄国着名作家高尔基有个绰号,叫“革命的海燕”。这个绰号来自于他的一篇题为《海燕》的散文诗,作品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期待和兴奋,其中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可谓是家喻户晓。高尔基的这篇作品深受列宁的喜爱,因为列宁觉得它预告了一场摧毁一切旧制度的革命。190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伦敦举行代表大会时,列宁特别邀请高尔基出席,向与会的革命家们介绍说这个知识分子是“我们”的人;在以后的日子中,高尔基一直受到列宁的保护。

高尔基,俄国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他的笔名是俄文中苦难的意思,作家的童年就充满了苦难,高尔基是这样描绘他的出生和童年生活的:“我于1868年或69年3月14日出生在尼日尼的染匠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卡希林的家里,母亲是他的女儿瓦尔瓦拉,父亲是彼尔姆的一名小市民,他名叫马克西姆·萨瓦季耶夫·彼什科夫,职业是装饰裱糊工。从那时起,我就光荣而清白地享有油漆业行会成员的称号。我5岁丧父,母亲死在库拉文纳村。母亲去世后,外祖父把我送进鞋店当学徒。9岁,外祖父就用《圣经集》和《日课经》教我认字。我不想干修鞋做靴这种活计,终于逃跑了,后来又到绘画师那里当学徒,我还是溜之大吉了。不久,我进了画圣像的作坊,后来又到轮船上当伙夫,后来还帮花匠打杂。在15岁前,我就靠干这些活计维持生活。我酷爱书籍,经常读一些不知名作者的古典作品,如《古阿克——一名无可战胜的忠诚者》、《安德烈·别斯斯特拉什内》(即《无畏的安德烈》)、《亚潘恰》、《致人死命的亚什卡》等书。”15岁以后,高尔基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本以为“科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但是实际上身无分文的高尔基不可能被接受,于是他只好在面包店做学徒,每个月仅有3个卢布的工钱。求学的尝试失败了。他沦落社会,同那些“沦落的不幸者”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在高尔基的《科诺瓦洛夫》、《沉沦的人们》等作品里,人们可以看到他在底层呻吟的缩影。在沉重的磨难下,高尔基曾企图自杀。但意志终于占了主导地位,他战胜了死神。人世间的艰辛不能泯灭高尔基对文学的热爱,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可以说高尔基是一位从底层大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