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讲易中天教授为我们总结了法家思想的精髓,即“横行霸道”“两面三刀”,法家思想的出现与儒墨道三家有着或近或远的关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一位儒家老师为何会教出两位法家学生呢?法家思想的根源究竟在哪?,易中天教授将为我们从人性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正文】韩非的思想其实与儒墨道三家都有关联,为韩非是先秦诸子最后一位,他的思想与前面的思想既有继承也有批评,那韩非的思想受了哪些影响?首先是老子的冷静,前面讲儒道之争时讲过老庄,老和庄其实是不同的,一个重要不同就是老庄寡情庄子善感,读老子的书是冷冰冰的,韩非的书也是冷冰冰的。韩非和
老子是诸子中最冷的,孟子和墨子是诸子当中最热的。前面也讲过了孟子和墨子的共同点就是行侠仗义,一腔热血,而老子和韩非的特点是冷眼旁观。热情的人他就想救世;冷峻的人他就想批评。所以老子和韩非都是冷眼旁观,有话说旁观者清,所以老子和韩非有时,我说是有时候比其它诸子看问题要深刻透彻,就因为他们冷,韩非与墨子也有关联,韩非继承的是老子的冷峻墨子的功利,韩非和墨子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功利主义者,是讲功利讲利的,不过他们讲的利不同,墨子是讲天下之利韩非是讲君王之利,但都讲利。所以在诸子中倒是韩非在某种程度表现出对墨家的同情,比方有人说墨子的文章怎么一点文采都没有,先秦诸子中最没文采或说语言最素朴的就是墨子,韩非就替他辩护了,讲两个故事,一个叫秦伯嫁女一个叫郑人买珠,他说秦国国君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秦国和晋国是长期通婚的,所以现在还把婚姻叫秦晋之好,秦国国君把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搞了一堆丫环陪嫁,一个比一个长得漂亮,一个比一个穿的漂亮,嫁出去后这个晋国公子喜欢丫环不喜欢公主。韩非说这就叫不会嫁女儿。还有楚国一个人卖珍珠,他给这个珍珠弄了个非常漂亮的包装盒,漂亮的不得了,卖给郑国人,结果郑国人一看,这盒子太漂亮了,珍珠还给你吧,盒子我要了,买椟还珠就从这来的。这叫会卖盒子不会卖珍珠,过度包装是不好的。韩非说墨子的文章为什么那么朴素呢?就因为怕人家看了他的文章觉得很有文采,只顾欣赏文采而忘了思想内容。所以墨子是故意不要文采,因为内容和形式在韩非看来,内容是有用的形式是没用的;既然我是实用主义者当然要重视这个有用的部分,那就是内容。为不妨碍内容我宁可牺牲形式。很显然韩非这是以功利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因为在韩非那里内容和形式是矛盾的,而在儒家那里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有人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第十二》。一个君子呀他有高尚品德高贵品质,你把这个高贵和高尚直接表现出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讲礼仪?为什么要讲言谈举止?为什么要修饰自己,要讲文采,要衣冠楚楚,要彬彬有礼,要举止得体,要这些东西呢?子贡说?哎呀,先生你怎么这样谈君子啊,驷马难追呀,你这话说出去了是收不回来的呀。子贡说:质犹文也,文犹质也,虎豹之鞟(扩)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第十二》。什么意思,老虎,豹子和羊,狗区别在哪?都有皮吧也都有毛吧,但虎豹的毛是有花纹的,狗和羊的毛是没花纹的,如果你把虎皮豹皮,狗皮羊皮拿过来把毛都去掉,还有区别吗?没了,君子就像虎豹小人就像犬羊,君子如果没有自己的修饰没有自己的文采,那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这是儒家的观点。韩非说内容和形式是矛盾的,内容和形式就像烧红的煤炭和冰,叫做: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一个火红的煤炭和一块冰能放在一个盒子里长期共存吗?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冬天和夏天能在同一时间到来吗?不可能,所以内容和形式是矛盾的。这个问题我们不讨论是非。儒法两家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谁非我相信大家自己能判断。要问是韩非为什么要讲这个,是为了“反对儒家”,反对儒家维护的礼乐制度。韩非说什么呢?说礼乐就是形式,什么是内容呢?人性人情人心,韩非说: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韩非子解老》。礼乐是什么?礼乐是人性人情人心的装饰,就像这个杯子,上面画些花纹它是装饰,杯子是质,上面的花纹是文。那一个东西为什么要装饰呢?韩非说因为这个东西不好,他说: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韩非子解老》。前面讲过和氏璧,一块美玉,这样一块美玉上面要画花纹吗?需要吗?不需要。一颗非常好的珍珠上面还要再加东西吗?不需要。所以一个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不要装饰的。比方说一个青春少女豆蔻年华,脸蛋自来红嘴唇也自来红,需要涂脂抹粉需要化妆吗?不需要啊。七老八十了都是褶子得赶快涂点,生猛海鲜要加佐料吗?那活蹦乱跳的虾我是不蘸酱油醋直接吃的,不新鲜的有点味了,辣子呀酱呀葱姜蒜呀加进去炒,把那个味盖盖,所以但凡需要装饰的就说明这个东西的本质不好。现在我们的人性人情人心需要用礼乐来装饰,说明人性人情人心不好了,以此韩非得出一个结论,儒家越是维护礼乐制度,越是认为礼乐制度不能少,越证明人性是恶的,这是搬起儒家的石头砸儒家的脚。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个逻辑是韩非的,说内容和形式势不两立,这是韩非的逻辑,儒家没这个逻辑,儒家是统一的。正因为君子高贵所以它有文采,这是儒家的观点,所以儒家说越是需要礼乐越证明人性是美好的,针锋相对,我们也不做裁判,而要问是韩非这个逻辑虽然是自己的,但这个思想却恰恰是受了一位儒家大师的影响。就是荀子,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荀子名况也叫荀卿,也叫孙卿,是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两个重要学生一个韩非一个李斯都是法家。这就怪了,一个儒家大师怎么教出两个法家学生,这是为什么?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人,和前面两个儒家大师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对人性问题的回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