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大哥给我来电话,说最近很烦,我问他烦什么,他说孙子辈跟他们老两口闹别扭,说他们不慈爱。"清官难断家务事",究竟是这位老兄对孙辈严有余而慈不足,还是其孙辈无端苛求,乃至无理取闹,我不敢率言。不过,老辈与小辈发生龃龉,从老辈这方面来说,"缺慈"确是因素之一。
我交往的一位年轻人,最近杀青了一部自传体小说,那名字就很吓了我一跳:《不良父母》,据说很快就能上市,出版者并有畅销的预测。他把那小说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给我讲了足有一个钟头,我的印象是,源于其生命体验,非瞎编乱造者可望其项背,而且从那一派生活细节的生动描摹中,确有可能引出读者长足的思考:为什么有的父母、长辈,那么样地缺乏亲子之爱,而且,特别"缺慈",不仅使自己的儿孙的生命体验中少却了可贵的受哺之忆,也徒令自己的暮年怀旧中空缺了舐犊之乐。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孝"的弘扬是不遗余力的,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其中精华自然要继承;相对而言,对人伦中"慈"的强调,似乎力度就差多了。所谓"严父慈母"一说,就把"慈"单推给了母方,似乎为人父者,只要"严足","缺慈"无妨。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缺憾,实有填补的必要。
什么是"孝"?凡进入老年的人几乎都能讲解个八九不离十,概而言之,就是儿孙晚辈应该对自己好,这好既要体现在物质赡养方面,更要体现在精神安慰方面。那么,什么是"慈"呢?是不是凡进入老年的人,都能自觉地琢磨这个事儿呢?
我把那打电话来的老哥约来我家,品茗闲话,讨论了一番"慈"的问题。我再过三年也便花甲,扪心自问,也有个"缺慈"的问题。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产品是瞄准了老年人的,如种种"补钙"的玩意儿,我就很买了一些,胡乱地吃了一通,究竟自己骨骼里的钙质增加了几许,实在还是一个疑问--这且不去管它。市面上似乎还没有"补慈"的产品,我指的是专门启发老年人与儿孙辈更和谐更愉快地相处的书籍,因此,我们无妨先自己开方子抓药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