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个体创造者──人类文明的源泉(1)
评安·兰德的哲理小说《源泉》
石涛
在被美国十二家大出版社拒绝之后,哲理小说《源泉》出版于六十多年前的1943年,那时作者还年轻、美丽,只有三十几岁,还没有出人头地、大红大紫。那之前她已经写了《生而为人》(1936)和《颂歌》(1938)两部小说,几乎无人问津。那时,美国正处于二次大战之中,欧洲战场上烽烟正浓,人们根本不想听兰德的声音。但书终于出版了,然后,就像所有不可预见的奇迹一样,《源泉》开始畅销,而且一畅销就是六十多年,至今仍以每年十万册以上的销量加印。
到底《源泉》一书里写了些什么,让读者如此趋之若鹜?难道书中隐藏着魔法,让打开书页的人立刻神魂颠倒,迷醉其中?如果按文学批评的标准来看,小说的形式和内容都极其简单,甚至可以用更难听的言辞描述,比如“篇幅庞大、文笔枯燥、缺乏平衡、没有节奏”(见2005年10月8日《新京报》“兰德和她的乌托邦”一文)。因此作为小说的《源泉》,显然具有超越小说之外的力量。
兰德笔下的故事十分简单:学建筑的大学生霍华德·洛克,因为不苟同老师的传统说教,在三年级的时候被学校勒令退学了。而他“听话”的同学彼得·吉丁则被视为优秀毕业生,进入该校杰出校友所创办的建筑师事务所,成为他的竞争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洛克离经叛道的行为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专栏作家埃斯沃斯?托黑更是不遗余力地对他进行攻击。同时,洛克深爱的姑娘多米尼克,最后也成为了彼得·吉丁的妻子。在一次政府住宅的兴建中,洛克与彼得·吉丁达成协议——完全按照他的设计来建造。但由于公众的反对,这一协议被政府机构推翻,而这两位建筑师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因为他们无权控告政府。由于洛克不甘忍受自己的设计被任意修改,便抗起炸药包把建到一半的大楼炸成了一堆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的原创行为自我辩护:“创造是自己的私事,是天赋的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的天赋个人的权利。”最终,洛克自辩成功而被无罪释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