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三九书屋 www.999book.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瞻基的政策在他活着的时候已开始实行,当时的司礼监已经可以替皇帝批红,不过在朱瞻基的严格监控下,办事的太监们倒也不敢有什么不轨行为。因为朱瞻基虽然不愿意动笔写那么多字,却经常检查观看司礼监的批红作业。
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处理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是直接同意,让太监代为批红。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明王朝就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然而不久之后,这片宁静就将被打破。
一个奇特的宦官
中国人有着十分浓厚的传宗接代观念,像宦官这种职业,虽然衣食无忧,但毕竟要挨一刀,比别人少点东西,也不能生儿育女,所以家里要是出了个宦官,说出去也是十分丢人的。
基于这一点,当时的人们也形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做宦官!
还是那句老话,凡事总有例外。
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还有这样的好事?地方上都干不出头,竟然还可以调到京城工作当官!
按说这样的好消息应该会吸引无数人报名参加,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去理会这件事。
为什么呢?难道人们都愿意错过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然不是,无人问津的奥秘就在于,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比较特殊——“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
开什么玩笑!老子就是不干学官,也能做个老百姓,干吗要挨一刀进宫当宦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