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淮南鸿烈〉集解》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淮南鸿烈〉集解》序

整理国故,约有三途: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总账式整理;一曰专史式整理。典籍浩繁,钩稽匪易,虽有博闻强记之士,记忆之力终有所穷。索引之法,以一定之顺序,部勒紊乱之资料;或依韵目,或依字画,其为事近于机械,而其为用可补上智才士之所难能。是故有《史姓韵编》之作,而中下之才智能用《二十四史》矣;有《经籍纂诂》之作,而初学之士能检古训诂矣,此索引式之整理也。

总账式者,向来集注、集传、集说之类,似之。同一书也,有古文今文之争,有汉宋之异,有毛郑之别,有郑王之分。历时既久,异说滋多。墨守门户之见者,囿于一先生之言,不惜繁其文,枝其辞以求胜;而时过境迁,向日斤斤之事,要不过供后人片段之撷取而已。上下二千年,颠倒数万卷,辨各家之同异得失,去其糟粕,拾其精华,于以结前哲千载之讼争,而省后人无穷之智力;若商家之终岁结账然,综观往岁之盈折,正所以为来日之经营导其先路也。

专史云者,积累既多,系统既明,乃有人焉,各就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者,择文化史之一部分,或以类别,或以时分,著为专史。专史者,通史之支流而实为通史之渊源也。二千年来,此业尚无作者;郑樵有志于通史,而专史不足供其采择;黄宗羲、全祖望等有志于专史,而所成就皆甚微细。

此则前修之所未逮,而有待于后来者矣。

吾友刘叔雅教授新著《〈淮南鸿烈〉集解》,乃吾所谓总账式之国故整理也。《淮南王书》,折衷周秦诸子,“弃其畛挈,斟其淑静,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其自身亦可谓结古代思想之总账者也。其书作于汉代,时尚修辞;今观许慎、高诱之注,知当汉世已有注释之必要。历年久远,文义变迁,传写■夺,此书遂更难读。中世儒者排斥异己,忽略百家,坐令此绝代奇书,沉埋不显。迄乎近世,经师傍求故训,博览者始稍稍整治秦汉诸子;而《淮南王书》,治之者尤众。其用力最勤而成功较大者,莫如高邮王氏父子;德清俞氏间有创获,已多臆说矣;王绍兰、孙诒让颇精审,然所校皆不多。此外,如庄逵吉、洪颐煊、陶方琦请人,亦皆瑕瑜互见。计二百年来,补苴校注之功,已令此书稍稍可读矣。然诸家所记,多散见杂记中,学者罕得遍读;其有单行之本,亦皆仅举断句,不载全文,殊不便于初学。以故,今日坊间所行,犹是百五十年前之庄逵吉本,而王、俞诸君勤苦所得,乃不得供多数学人之享用;然则叔雅《集解》之作,岂非今日治国学者之先务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