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第一节 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社会与文学的责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内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经济和政治的改革浪潮。尤其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农村相继实行联产计酬和承包责任制,城市的经济改革也进一步加快,改革便真正成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一重大事件。于是,依仗着强大的社会思潮而日渐兴盛起来的文学创作也就有了相应的新的历史使命。在“五四”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作家本来就视“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正途,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悲惨历史阶段以后,执政党纠正“文革”错误、否定极左政治路线和制定一系列实现现代化的措施,使知识分子重新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又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看来,用文学来为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推波助澜,是义不容辞的。就社会思潮而言,“改革文学”是中国人在打碎精神迷梦之后的产物,这个刚从迷狂中惊醒过来的民族,需要知道它是否还有救,是否还能振兴起来。政治家们已作出了明确的预言式答案:改革就是希望!与此同时,人们需要重构精神信仰,重建精神家园,重新树立民族的自信心,这一切,似乎又成为文学工作的责任。

从文学史的经验来看,“改革文学”似乎又重复了50年代国家政权利用文学创作来验证一项尚未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展开其结局的政策的做法,改革事业本身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工作,文学家并不能超验地预言其成功和胜利。但不同的是,50年代的文学家们仅仅是作为国家政策的喉舌来宣传政策,而80年代的“改革文学”则表现出作家们对政治生活的强烈参与精神。他们不但坚定不移地宣传改革政策的必要与必然,更注重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改革的因素的批判,包括对来自执政党内的权利斗争和社会腐败风气的批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