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谱
原始 夫梅, 始自花光仁老。宋朝哲宗时,僧住衡山花光寺。老僧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逢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学画而得其无诤三昧,名播于世。山谷道人叹之曰:“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只欠香耳。”士大夫有请数年而未得之者,有不求而自自者。老僧画时必先焚香默坐,禅定意静,就一扫而成。人或难戏之曰:“昔子猷好竹,师何僻于梅乎?”老僧正色曰:“真趣安许轻薄子所知耶?”问者悚然。老僧之所传五六人,独补之精通妙理,逃禅居士是也。老僧有一千二百余本传于世,临终作《披风洗露寄山谷》,谓之绝笔。
总题 上下相迎, 不要齐枝,枝横处短,扶低过后,苍榔休惜,嫩三叠两,折更交奇。
总论 初学画时, 以瓶置梅,以灯烛其影,脱其古怪,求其新意,庶可知其写之性也。叠花如品字,发枝若羽飞,蕊须分上下,花头见偏侧。副枝如丫,有其疏密,分其大小,一左一右,则成天理。
述梅妙理 写梅、 作诗其来一也,名之虽异,意趣实同。古人以画为无声诗,诗乃有声画。是以画之得意,犹诗之得句,有喜乐忧愁而得之者,有感慨愤怒而得之者,此皆出一时之兴耳。画有十三科,梅独不在其列。所以喜乐而得之者,则枝疏而槁,花惨而寒;感慨而得之者,枝曲而劲,花逸而迈;愤怒而得之者,枝古而怪,花狂而大。此岂与众画类耶?有“意懒山无色,心忙水不清”之句,凡欲作画,须寄心物外,意在笔先,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