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有两篇文章都是三十年代写起,至今还没有写完。我1935年从清华研究院毕业后,才二十五岁,年华正茂,一股劲想搞社会调查。调查社会不那么容易,我想先从一个比较简单的社区开始,所以到广西大瑶山去调查。进行到一半出了事,这第一篇《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文章没有做完。
1936年我回到家乡休养,家乡有个女子蚕业学校,校长很有远见。他从二十年代就搞科技下乡,把现代养蚕缫丝的科学技术送到乡下给农民。学生们到一家家农户去推广怎么改良养蚕,把中国的土法缫丝改成机器制丝。不但这样,他们又看到,把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好处全被中间剥削搞走了。他们想到科学技术的提高应当使千家万户都富起来。这思想是很好的。为了消除中间剥削,他们教农民自己制丝。学校送了农民一台机器,办了一个小型丝厂。农民自己当老板,是个合作社,大概是在1933年成立的。从种桑树、养蚕、制丝到出售,成为“一条龙”。我的姊姊费达生就在吴江县开弦弓村做这件事。我去探望她,在村里住了一个月。我对周围发生的事觉得很有意义,问东问西,把材料记了下来。秋天我到英国去留学,就写了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书。这是第二篇文章的开始。
我从英国回来抗战已开始了。我到了昆明,后来闻一多先生遇难的事件发生了,我才离去。我在云南期间调查了几个农村,写了一本《禄村农田》。解放后,土地改革,合作社成立之后,1957年我才又到开弦弓村去了一次。
三十年代我提出八个字“人多地少,工农相辅”。这是说在我们家乡这个地区的农民,单靠农业富不起来,必须搞副业和工业,农工要相辅。男耕女织是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我们家乡农业加上了蚕丝副业,农民生活比其他地方好,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是在“三座大山”高压下,天堂保不住了。尽管有远见之士想通过科技下乡使千家万户富起来,搞合作性质的集体工业,但杯水舆薪,无济于事,在抗战中这一点乌托邦式的小试点也被摧毁了。解放后,我们有条件做这些事了,可是没有做,而开始向单一经济发展,要农民单纯搞粮食,忽视了“工农相辅”的原则,把当时的副业几乎都搞掉了。因此我在1957年下去的时候看到农业发展了,农民没有富起来,手里没钱,人这么多,机械化进不去,农村经济问题长期不得解决。《重访江村》没有发表完,我被划成了右派。这第二篇《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没有写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