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从二零零一年到二零零六年,在汽车市场上正式摸爬滚打五年的吉立渴望着冲出低端市场,终于这一年,他们第一次出海参与汽车行业公司收购,目标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英国汽车制造企业。
收购对方的公司后,很快吉立就打造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高档”轿车“吉立帝豪”,当然,这款车也很便宜,质量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就此吉立公司开始步入正轨。
一直到了二零零七年,在学习风田发动机技术基础上,吉利耗时三年研发的CVVT发动机正式投产,这是第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虽然质量一般,可毕竟是自己研发的,具有重要意义。
后来在二零零八年,因为世界金融危机,澳洲一家变速器企业濒临破产,吉立又出手买下对方,将变速器生产线运回国,从此又有了变速器。
可以说吉立就是在收购、收购,再收购的过程中成长。
这样做无可厚非,是企业最快成长的一个捷径,只是吉立汽车始终都没有一款能和大众这样国际大公司比肩的产品,吉立毕竟成立的时间短,但不能忽略的是,吉立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只用在了一款小型车中,其他车型全部是国外发动机,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真正攻克发动机的技术。
当然,即便这样也很了不得了,一个“外行”可以把汽车产业做到如此规模,值得所有人钦佩,刘琅觉得这位李树先值得重点培养。
培养自己的“敌人”,这个想法怕是又要让其他人不解了,这根本就不按照“套路”出牌,可刘琅找到是可以分担自己压力的人,别说是吉立公司,就是其他汽车企业他也要给予支持,这不是“圣母婊”,而是刘琅要培养一批下游企业“不得已”支持他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