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到了腊月,家中有大闺女、小媳妇的人家都提前开始值班起了过年新衣、新饰。妇人们制新衣,多是在赶集时去布摊儿去扯上两匹尺头,回来凑在一块动手缝制。乡下人穿衣,男的宽边青布衫青布裤青布帽儿,再加一顶瓜皮小帽;女的则就多了,宽袖褙子、窄袖旋袄、马面儿长裙,家里稍有几个银钱的,再来一件儿镶丝线的比甲。
至于这新饰,做省钱的法子,除了集市上买点布花儿,大多便是去李银匠家打作几副像样儿一点的头面了。
是以今年的腊月,李银匠家中尤其的热闹忙碌。
除了钱、岳二位师傅,又从学徒的几个人中,选了两个作为帮衬。
点翠自然算是一个,这几日更是吃住都在李银匠家了,钱老四家的巴不得她吃在别个家里,加上如今她这算是上工了,李银匠每日里还给三个铜子儿呢,钱老四家的更是早早的将这工钱给支了出来。
来打作头面的都是方圆周遭的村里妇人,要求的式样也不怎么精巧繁杂,大多要个时新、大方罢了。
点翠学了仨月的累丝,学得扎实,如今简单的小样首饰大都能独自一人制成了,岳师傅交给她做些小插、啄针的帮衬活计。
小插、啄针是小件儿,一件儿大约五分银子,时人大多喜爱些花朵、草虫这些精巧有趣的式样。
花朵、卷草这些倒也简单,点翠做了半开荷花儿的、折枝桃花儿、牡丹叶儿……做了荷叶的又在上面用铜丝编累了个小小的蟾蜍,结果这件儿金蝉卧荷叶的卖的最好,李银匠赶紧催着点翠又连着做了十几枚。
还有价钱稍贵些的啄针,大抵八分银子,便是些蜻蜓点水、蝴蝶振翅、蜜蜂赶花……之类,这些蝶虫的触须最为关键,要用极细的丝,绕了略粗的银针为牵引,一圈一圈的绕成,抽出银针后,得使得每圈儿之间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集。讲究的是插在头上,一走道儿,蝶虫的触须便能颤颤巍巍,带来一种灵动娇俏的美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