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铠甲的设计理念与西式铠甲有着本质的不同。·
西式的板甲从上到下都是大块的钢板,只在关节处有转向用的圆碟或者龙虾褶皱。防御力虽然强,但是因为太过沉重,行动却因此而受限。
那两个西方战士便是死在了这上面。
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巨大的劣势就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复杂,导致了价格太过高昂,制作时间过长,没有办法大规模普及。
但是中国的盔甲则完全是另一个风格。中国人口众多,战争动辄号称数十万人。连几万人规模的战斗,都称不上是大战役。
所以高先达即将带领的这支2千名骁骑营士兵的部队,在清朝官员的眼里,也只能算是仪仗队级别。但是若是平移到中世纪的欧洲,都能当成是一支主力军了。
禁卫三大营加上通州大营的军队,只是京城卫戍范围内就有十几万军马。想要将如此大数目的士兵装备起来,他们的武器和盔甲当然要易于制造。
所以制式的砍刀,制式的棉甲应运而生。
清刀虽然没有日本战刀的反复折叠锻打技术,但是砍脑袋也足够用了,而且制作成本低,不怕硬碰硬。·而同样的,清朝的棉甲自然也有它独特的优势。
八旗兵丁所穿的棉甲,起源自明军,当然不是单纯只用棉花纺线简单缝在一起,而是将棉花浸水压实,做成薄薄的棉片,然后将棉片一层层压在一起,制成棉布。再在两层棉布之间,插入了铁片,随后用铜钉固定在一起。
棉布的坚韧配合上铁片的刚强,组成了极好的防御,既能保证一定的防护力,而且灵活性也非常好。这种组合结构,倒与现代的外穿防弹衣的设计理念非常类似。
精心缝制的棉甲防御力不输板甲,而且重量只有板甲的三、四分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