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六十九章 四面楚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赵匡胤与诸将商议过后,做出了重大决策。他决定亲自带领六万精锐禁军,离开大营,向西赶往虹县。随后,他们将沿着汴河的水路,船只与陆军并发,沿途经过零璧、宿州、应天府,最终返回开封府汴京城。

这一路线的选择,既考虑了安全因素,又兼顾了行军效率。

目前西路方面,吴军的兵力有限,潘崇彻率领的部队虽然占据了长江以北的真州、滁州、和州、濠州等地,但兵力分散,即便得到了几万的援军,也与大宋西路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所以,潘崇彻部主要作战地仍在淮南,并未跨过淮水进入淮北。因此,淮北的西面相对安全,赵匡胤选择从西面路径返回开封,无疑是明智之举。

曹彬虽然留下了八万精兵,但他下一步的战略也是往虹县靠拢,控制汴河的航运。这样不仅粮草补给会更加便捷,还能暂时摆脱南北夹击的困境。

赵匡胤对曹彬寄予厚望,他知道曹彬的智谋和带兵能力,足以应对当前的战局。

“曹卿家,淮南的战局暂时交给你了。我们要打拉锯战,只要拖住吴军的扩张,发动附近的大宋子民,保家卫国,就如同泥潭一般陷住吴军。他们战线一长,无法经得住长久作战,就会退兵了。”

赵匡胤的这番话,既是命令,也是期望。从兵法理论上讲,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然而,战局瞬息万变,事在人为,对手不一定会按照他的预判墨守成规地去做。

尤其是苏宸,他的战术思维要比这些古人更灵活。苏宸当然知道攻入大宋,长途跋涉,补给线过长,孤军深入,决不能持久作战。他必须速战速决,先猛攻下一些地盘,然后从江南运兵过来占领淮南和淮北,推行新政,把大宋子民尽快转为吴国百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