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准确的说,兵法的传承比起文法的传承更加艰难,而且更加敏感一点。
在国家太平时节偃武修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规模搞什么军事教育,在文官们看来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就算是武官来看,这也有些不可思议。
兵法传承不像儒学传承,到现在为止这些学问都有了非常明确的传承方式,有学校有老师,还有各自的家学私学,遍地开花。
但是兵学就难了。
这玩意儿没有儒学这样的授课规模,教育传承全面落后于儒学,要么就是家传,产生将门之类的,要么就是天生奇才,运气好,撞上大时代。
而且一般来说,太平时节谁需要军事人才?
马上建国,难道还能马上治国吗?
这是当初儒生们说服刘邦的那句话,刘邦也无法反驳。
正是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之类的。
意思就是国家太平了就不需要将军了,全部交给文人就可以了。
可是军队这玩意儿难道是可以荒废一阵子之后一旦有需要就立刻原地恢复超强战斗力的那种吗?
没有常年累月的投入和精心维持,一旦战败一次,老兵大量战死之后,军队战斗力会很快衰落下去。
这样一来,一旦遇到战事,军队将无法应对,国家必将遭到极大的危机。
封建军队的战斗力衰弱也就是二三十年的事情,很难维持,开国那一批军队老去或者战死之后,新兵是跟不上那种战斗力的。
郭鹏也想过,如果不做改变,自己死后,也就二三十年的功夫,魏军也会失去曾经无比强悍的战斗力,开始走下坡路。
古代也不是没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曾有人想过要办理军事院校。
最早付诸实施的人是前秦皇帝苻坚,他下令建立一个名为教武堂的军事院校,让熟悉兵法阵法的人传授兵法军阵的知识给军队将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