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一切,你高于世间万物;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兄弟们永远在一起……”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皇帝赞歌》浑厚有力的曲调经由军乐队高超的技艺再现,奥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冯.弗勒塞本改写的歌词被再度修改,曾经成为奥地利帝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大德意志帝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传唱几百年之久的老歌由稚气未脱的变声期嗓音唱出,平添一份特殊的热血与激情。仿佛眼前的军校毕业生即将背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唱着“祖国高于一切”奔赴战场,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军国主义者、帝国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种族主义者,还有愤青们,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动到热泪盈眶。普通民众也被现场气氛所感染,挥舞着横幅和小小的军旗,加入到爱国主义大合唱之中。
每一位与会者都被激情支配,成为庞大浪潮的一部分,唯独罗兰高兴不起来。
不仅不高兴,他甚至觉得眼前的狂热景象非常可怕,具体可怕在什么地方,他又说不上来。
爱国主义、神圣的使命、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世界的命运、新秩序――这些词听起来并不坏。但经过现场几近沸腾的空气加温后,强烈的违和感与恐怖开始渗入10岁人类男孩的心灵。熟悉的同学和市民此刻变得格外陌生,简直就像……另一种生物一般。
一声高音铙钹宣告演奏结束,正想松一口气,急促的鼓点和军号再度绷紧了罗兰的身体。尖叫和欢呼的海啸中,熟悉的军大衣出现在视野里,罗兰猛的省起自己的监护人诸多头衔中。还有一个“军校校长”的称号。只是这一位平时并不喜欢别人叫他“校长”,理由是容易让人产生派阀的联想,进而在军队内部搞山头主义。另外“校长”的称呼容易和某个外号“花生米”、热衷靠画地图、写日记来强国反攻的光头产生联系……基于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加上最高执政官并不直接管理学校运作的事实,久而久之大家几乎都忘了这还是个校长。话说回来,作为学校的最高负责人以及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他出席这种场合也是理所当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