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将房寰免官后数日,林延潮与于慎行一并前往文渊阁向内阁禀事。

林延潮之前的殿试文章里言,唐朝宰相裴度向天子奏请在相府私宅里召集天下英才商议国事。

这是因为当时裴度要平叛,不可能一一向天子奏事,所以将议事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裁撤宰相,设立六部,就是为了防止二元化政治。

废除宰相,六部尚书就不用向宰相禀告,直接向天子奏事即可。

但是除了朱元璋这猛人,他的后世子孙,大多都不具备独当一面,单独处理整个天下政务的能力。

所以内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

内阁原来只是天子的秘书,六部向天子奏事时,天子遇到疑难或者不懂的可以询问请教内阁。

后来国家大事越来越难,天子心想既然自己什么都不懂,索性让六部奏章上达后,直接交给内阁讨论对于奏章处置意见,然后写出关于处理意见的一张小条子,不是更好。

于是制度就如此演变下去,这小条子也就是票拟的由来。

再后来内阁权重,票拟的意见,基本也就成了圣旨的内容。

在虚君政治下,天子只有说是与不是的权力。于是六部为了奏章的通过率,不会先找皇帝商量,而是在上题本前都是先向内阁奏事,得到首肯后,再写成题本。

当然身为尚书也可以不事先与内阁商议单独上题本,但当自己的题本一连数次被内阁打回来后,等于在自己的下属面前丧失了自己的威信,如此尚书的位子也就当不久了。

但是尚书向内阁奏事,等于又恢复到原先先向宰相奏事老路子。

故而有明一朝,内阁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