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顾维钧回忆录》的撰写秘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书君君为唐德刚于1981年在济南山东大学当“交换教授”时美国史班上的学生。其作业为“太平洋海空战”,嗣发展为一长逾三十万言之巨著,畅销大陆与海外,为纪念珍珠港事变五十周年难得之巨构佳作。王君现任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本篇为唐氏于1987年讲学青岛时,王君的访问纪录。

《顾维钧回忆录》一书是中国著名职业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一部长篇回忆录。这部书在大陆出版已有数年,可是,关于这部回忆录撰写的秘史,却鲜为人知。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主任唐德刚教授应邀赴青岛讲学访问,我就此问题采访了他。唐教授是参与撰写《顾维钧回忆录》的五位学者中最主要的一位。他谈了撰写这部回忆录的曲折过程,其详情如下。

关于撰写《顾维钧回忆录》的情况,不妨从头说起。

在海外,撰写回忆录一向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丘吉尔、美国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将军等都有自己的回忆录,美国现代名人几乎人人都写回忆录,如近几年来,《基辛格回忆录》、《尼克松回忆录》等都已先后问世。

但是,撰写回忆录并非易事,个人写起来相当麻烦,须花费很大的气力。鉴于此种情况,历史学家们采用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口述历史。

这一方法最先是由美国学者列文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搞起来的。那时,录音机刚刚发明,这就为口述历史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列文斯的口述历史计划的对象首先是美国要人,同时也包括一些在二次大战中跑到美国去的欧洲知名人士——高级难民。当时,口述历史的工作由哥伦比亚大学出面集资组织,结果搞得非常成功。后来,这一方法也被一些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采纳了。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国民党中的大批要人纷纷移居美国,其中包括胡适之、李宗仁、孔祥熙、陈立夫等。于是,哥伦比亚大学便拟就了一个“中国口述历史”的计划,并组建了一个研究室。然而,全室的人员仅仅才两名,一名是我,一名是夏连荫小姐。夏小姐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硕士,她的英文很好,但中文差一些。起初,校方指派她去访问孔祥熙,采访工作结束后,她又去访问陈立夫。而我最初访问的是胡适之博士,工作完毕之后,我又去采访李宗仁先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