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人才对于现在的斐潜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命题。
文盲在后世太祖全军全民的推广之下,才算是大体上解决了一部分,也才有了真正的民智的这个概念,但是对于汉代来说,民智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如果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士族之智而已。
现在斐潜面临的问题就是急需的普通型的人才和士族子弟人数短缺的矛盾。
如果斐潜依旧是采用征辟大量的依附士族子弟来作为处理政务的官员,将整个行政架构搭建起来的话,那么在未来,其实也就是等于斐潜并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任何的改进,士族依旧是把控住了上层的建筑……
在华夏这种土壤之上,要想进化出封建议会制度,这个似乎不太可能。
虽然说现在汉代整体的教育模式和社会需求是相符的,但是问题是如果普通适应性的人多一些,会不会将来会改变一点?
家中有闲钱可以来学宫的,必定是乡土豪右级别以上的家族当中的人员,虽然这些人是比原有的士族们覆盖面是广泛了一些,但在数量上还是完全是不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乡土豪右们来学宫的唯一的目标,就是让他自己成为新的大士族……
这个完全就是一个死循环。
斐潜想要迅速的获取一些基础性的人才,用后世的这话应试教育的模式最容易,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模式,就可以像机器一样制造出大量的通用模块,但是没想到才拿出这一份试卷拿出来就被蔡邕批判得一文不值。
蔡邕的态度,也就代表了现在在汉代学术界最正规的态度。
因此斐潜的这个试探也就是完全失败了,而现在,究竟要怎样做,或是用某种方式才能是最适合现在的情况,也能被汉代士族们所接受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