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1章 借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要说段祺瑞虽然强势,但比起袁世凯来,差的不是一个等级。

至少他想借势的各省督军,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给力。这些督军团开始也含糊,为什么?一宣战要他们去打仗,他们怕死,不敢去!

段祺瑞只好说不用,我们宣战后只需要派一些民工到欧洲支援就行了,你们都听我的。这些人看段祺瑞大权在握,全说行,都同意了,集体宣布要向黎元洪施压,同意宣战。可黎元洪这个时候保持了少有的强硬,就不同意。

5月1日,内阁讨论对德宣战问题。皖系打手倪嗣冲、张怀芝、孟恩远、李厚基等督军闯入会场。倪嗣冲并以军界首脑名义表示,“各省督军一致支持估总理的对德方针,政|府应当立即对德宣战!”有人说军人干政,傅良佐却辩解道:“军人也是国民的一员,对国事发表意见,怎能说是干政?大总统这么害怕军人的意见,难道是心中有鬼不成?”

参加内阁会议的阁员可怜只有3人:海军总长程璧光、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军人倒有一大班。

在督军团的胁迫下,内阁匆匆通过对德宣战案,段祺瑞便想趁热打铁,利用督军团使国会和总统屈服,他随即率领当日出席会议的阁员到总统府面请黎元洪核准。同日,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拜访黎元洪威胁说:“如国会否决参战案,政局将发生纷扰!”

黎元洪这里终于通过了,但国会却出了问题。本来国会通过宣战案问题并不大,汤化龙、梁启超早就在议员中活动支持段祺瑞,但傅良佐却在国会里帮了倒忙。

一周后,段祺瑞到国会解释对德政策并接受质询,他矢口否认中国参战背后有着中日幕后交易,声称宣战是本着正义的需要。当两院即将讨论宣战案的时候,各地人民团体纷纷来电支持宣战,北京城中也有一些“自发”的群众的代表强烈要求对德宣战,段祺瑞闻之十分满意。一些外地人民团体的电报实际上都是傅良佐派人从北京电报局发出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