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过就这一个要求,奠定了中国陆军强国的基础----少走了多少弯路,也节省了多少研究经费!对熟知二战期间各种坦克作战的优劣的现代人来说,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型陆军大国特别适合于用数量的冲击。
历史上最先进、最牛X的德国“虎”式坦克还不是被漫山遍野的苏式落后坦克打得摸不着北?想象一下成千辆坦克在呼啸着向前冲锋,侧翼都是自己的战友,就知道,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去“四面开花”。
坦克的作用在于战略迂回,滚滚钢铁洪流中间,有多少人可以放胆或有机会作单兵的抵抗?何况还有跟进的步兵?
关东州战场上T-20的优异表现让张汉卿坚定了坦克发展继续走自主、“超前”之路的决心,也深刻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
虽然人民军的进攻有摧枯拉朽之势,日本人的龟缩阵形还是起了作用。
尽管张汉卿充分理解日本军人的顽强性,但是顽强到什么程度,还真的是无法想象。现在年轻的一代理解历史,在许多方面都是受到的是解放后的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
在那里面,特别喜欢描述日本军人怎么善于肉搏战,怎么善于拼刺刀,似乎把日本人写得越厉害,就越可以突出我军的英勇善战。
至于那些把日本兵描绘成非常弱智、非常无能的表演手法和狗血镜头,表面上好像是在对日本兵进行丑化,在张汉卿看来,却是对中国抗战军民的侮辱----连这样“无能”的对手都打了八年,不是对自己无能最大的验证吗?
这样写,固然艺术感染力会比较强,而以“关东州”战场上人民军的体会,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顽固确实不假,但从军事斗争角度看,这还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