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06章 黄海硝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在这个时间里,“比睿”号已经又向“海琛”号进行了两轮射击。

“海琛”号高高的桅杆被率先打断,不过幸运的是,“比睿”号的主炮在昙花一现后再也没有打中过,这算得上是幸运吗?日舰先后打出一百多发炮弹,最终没有挨到“海琛”号的边,反而是其副炮先后击中三炮,但都未伤及要害,桅杆被打断已经算是最好的战果了。

并不奇怪,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都属于自相矛盾的武器:为了在射程外消灭敌人,每一艘战列舰都追求超远的射程,所以口径越造越大;而历次海战的结果都证明了在远程上重炮几乎只能浪费炮弹。

----因为一万米的距离上炮弹要飞行一分钟才能到达目标,而这一分钟里对方可以移动一公里,再好的炮术也难以保证命中。

这也是作为后来人的张汉卿极力否定中国海军进行大炮巨舰的跟随,而是另辟蹊径,要走出一条海空一体战的新路,从而达到海军发展的跃升,或者叫超越式发展的原因。

只是他的想法未免有些超前。

因为之前海军发展补课的原因,造成中日海军在直面中被动挨打的局面:海军航空兵还没有成建制地、大规模地成立,对于参加海战还没有相应的安全和大纲与训练,这套理论目前只停留在纸上。海、空联合作战的雏形远未建立,所以中国小吨位、钝火力的缺点暴露无疑。

不过年轻的中国海军仍然发扬了与国同休的决心。战前动员会上,政治部层层解释了保证朝鲜战场胜利的战略意义,看着陆军收复失地、扬我国威,海军官兵战斗之心大增。

而且就在这片海域,曾经发生过让中国陷入更大深渊的甲午海战,那是无数海军官兵的血泪和耻辱,“东亚病夫”的帽子从此牢牢戴在中国人头上,中国人沦为二等国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