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陆军再度受挫于朝鲜半岛之时,日本海军决定用一次大胜来为陆海之争划上句号。中国陆军已经大动员,在颇具战略眼光的海军高层看来,继续向那里增兵添弹并不会给战争的胜负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毕竟中国是一个大国,能够撑得起这种消耗。
而且中国军队在大胜之际却主动后撤并加紧进行大规模的工事防御,其实已经表达了与日本僵持的决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利用其机动能力强的优点,去打击中国漫长且又防守不足的沿海城市呢?
这样,既能牵制中国无法在朝鲜投入重兵,又能有效地破坏中国的继续战争的潜力,还能彰显帝国海军的威力----此胜彼败,将来在军费投入上,陆军应该收起他们强硬的声音了吧?经过这一次的战争,他们也该死心不再坚持“北上”政策,该我们“南下”声音占据上风了吧?
抱着这种思想,海军部与联合舰队司令部制定了针对中国海疆的攻击计划。
由于中国海军的孱弱,所以联合舰队放心地一分为四,主力第一舰队仍在黄海监视中国那支能战的渤海舰队的动向,仍然是由谷口尚真大将兼任第一舰队的司令,率有战列舰“伊势”号、“扶桑”号为首的军舰数十艘,它的主要攻击对象,是渤海舰队的母港青岛;
第一支持舰队则负责从青岛到上海之间的袭击作战,司令高须四郎少将;
联合舰队中的第二号人物、第二舰队司令由航空本部长山本英辅中将担任,负责从上海到宁波之间特别是歼灭中国第二大舰队长江舰队的重任,因此装甲巡洋舰“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都伴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