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再论三国(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还好吧,《三国》这本书因为是当历史来看,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悲剧不悲剧的。”

“诶...毕竟成王败寇嘛。”

“嗯?青萝你看的很通透啊!”

“嘿嘿,还不是小姐教得好。”

“...这话我喜欢。”

..................

“《三国》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

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同时他们也是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

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

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

而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

《三国》的作者罗先生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三国》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小说第一回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第三十七回刘备“一顾茅庐”时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又谈论了汉朝四百年的“治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