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士大夫阶级,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有人说,它在某一方面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僧侣教士,某一方面类似印度的刹帝利。事实上,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在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令之后的漫长时代中,士大夫专指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有时也笼统称之为“读书人”,当然读的是儒书。在当时环境,学而优则仕,他们将做官视为读书的最终目标。所以更精确地说,士大夫即担任政府官员的知识分子,包括现职官员、退休官员和正在苦读儒书、将来有可能担任官员的人物。
到了东汉中晚期,士大夫阶级中间崛起。他们有着自己的人格和风尚。为了树立自己良好的声誉,有的以孝出名,为父母长期服丧守陵;有的则是崇尚侠义,将“义”字看得重于生命;有的拜投名师,或者成为食客;有的则是对于让其发迹的恩主誓死效忠;有的还崇尚廉洁,辞让财产或者官爵。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儒家士大夫典范——杨震。
跟外戚、宦官相比,士大夫有外戚、宦官所没有的高一层次的情操和抱负。外戚靠女人成为后宫皇后,在挟天子而临朝听政取得权力;宦官靠谄媚取得皇帝信任,在与外戚的斗争中获取胜利之后,取得权力;而士大夫自称靠道德学问、知识才能取得权力,他们无论是在外戚当政还是宦官专权之时,都处于对立的立场,而且无论其力量强弱,自他们诞生之后,便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上长期存在。所以士大夫在本质上就对外戚、宦官轻视,再加上外戚、宦官也确实做出太多的罪恶,士大夫遂注定地要跟外戚、宦官发生冲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