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称得上当今英国最优秀的作家,更称得上最另类的作家。从197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至2002年的新作《星期六》(Saturday),麦克尤恩穷三十年的时间不断用他的作品重新定义着黑暗到底能有多么黑暗,不断地探索施-受虐狂、变态性爱以及超现实情节到底能走多远,他由此甚至得了个“恐怖伊恩”(Ian Macabre)的绰号。
发表于1975年的小说《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是麦克尤恩最受赞誉,亦是受到最多评论关注和阐释的作品之一,而且在1993年由著名编剧、导演安德鲁·伯金(Andrew Birkin)搬上大银幕,并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撇开加在这本薄薄的小说之上由阐释和再阐释构成的层层“水泥”,《水泥花园》其实是个很单纯的故事,由“我”——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杰克絮絮叨叨地讲述出来,只不过这个故事以世俗的眼光看来确有些耸人听闻。熟悉西方文学背景的读者会由此立刻联想起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因为它最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由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霍尔顿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且用的纯是他那个年龄的词汇和“声口”——评论家特称之为“少年侃”。霍尔顿以成为一名“守望者”为理想,守望着麦田里一帮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自由玩耍,以此来对抗虚伪矫饰的成年人的世界,《麦田》亦由此成为一代代“拒绝成长”的叛逆年轻人的圣经。当霍尔顿明确地树立起孩子与成年人的壁垒,并坚持用“少年侃”来构筑属于自己的叙事时,他原本处于边缘的声音也就格外响亮、格外理直气壮起来。可《水泥花园》却并非如此,它无意于替一代青少年立言、张目,它的野心不在于此,它采用了类似《麦田》“少年侃”的叙事策略,却与后者有迥异的价值诉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