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是闻一多先生百年冥寿。他离开我们已经五十余年了,人们只能从照片里瞻仰他的风采。有一张照片传布最广,这也是最能显出闻先生诗人气质、学者风度的照片。他侧着头,口含烟斗,在画面的烟斗上有一个小人儿,那就是我。
我在照片里坐了四十多年,一九九一年在医院中才发现那是我。我真是高兴。这张照片成为我的护身符,当我和各种魔怪(包括病魔)战斗时,每想到这照片,想到闻先生,就觉得增添了力量。
许多人在语文课本里读过闻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那跨出门就不准备再回来的精神感染了多少人,教育了多少人。有时私下议论,鲁迅、闻一多活到“文革”时代会是怎样情况。估计他们也活不到“文革”,在前面的运动中,就会活不下去;或能顽强地用另一种方式活下来,但肯定是过不了“文革”这一关的。
闻先生倡导说真话,他要做到怎么想就怎么说。抗战后期,他发表许多言论,尖锐批评最高统治者,丝毫不顾及自身安危。他这种大无畏精神,上薄云天。他是无所畏惧,但他对同事朋友是宽厚的,常替别人着想,从未闻有刻薄伤人之言。我想,他对统治者的愤怒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而不是站在一己的利益上,而对于个人之间的摩擦(总会有的)是不放在心上的。可以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表率。
闻先生的革命精神包含了诗人气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死水》)“春光从一张张绿叶上爬过……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紫霄巡逻……忽地深巷里迸出一声清籁:‘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春光》)他以无比的深情关怀着整个社会。我喜欢《也许》这首葬歌:“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地飞。”这又是另一种深情,看透了生死,似浅淡,却长远的深情。闻先生著有《九歌古歌舞剧悬解》,这是他根据屈原《九歌》写的歌舞剧本,想象力真丰富。我非常想看它的演出,另一个愿望是看爱罗先珂《桃色的云》上演。我想今生是看不到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