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此后的数日时间内,各国都在辅助舰艇的吨位保留中进行着冗长而市侩般的数额拉锯战。由于各方利益诉求均不尽相同,且都指望着能在这最后的争夺中得到一些便宜,因此其进展之缓慢甚至超过了此前的主力舰谈判。面对这一情形,已经随团到此的清英也只能揉身杀上,并竭尽浑身解数捍卫自己规划中的底线。参考历史上伦敦海军条约中关于辅助舰艇的规定,清英将德国海军未来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的吨位分别定在了32万吨、16万吨和8万吨。虽然他本身并不愿意给性价比较低的巡洋舰以如此多的吨位,但正如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在会场上所言:战后的德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全球都拥有广泛利益的国家,因此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巡洋舰,来代替受到限制的主力舰巡弋各方海域。
根据清英最初的规划,装备6英寸级别的渣渣轻巡无疑是一艘都不会造的。然而在具体的谈判过程中,清英却发现这一条件很难被他国接受:且不说重巡对轻巡本就拥有吨位和火力上的优势,光是自己作为轻巡分类的首倡者、却一艘也不建造的行为,也足以会引发各国的异样猜忌。为了让谈判能够顺lì按照自己的剧本进行,清英只能极不情愿的分给了轻巡5.2万吨的份额,同时仍保留27万吨的重巡要求。反正自己已经占了足够多的便宜,吐一些出去也就忍了。
经过漫长的嘴炮交锋之后,乱哄哄的与会各国终于在7月10日勉强在辅助舰艇的分配上达成了一致:德美英日意奥六国的重巡洋舰总吨位分别不得超过27万吨、18万吨、14万吨、13万吨、8万吨、7万吨。轻巡洋舰的份额则被限制在5.2万吨、11.7万吨、15.6万吨、7.8万吨、5.2万吨、和3.9万吨。英美两国都获得了德国海军超过90%的巡洋舰吨位。日本则在德国的拉偏架之下得到了美国70%的份额;对于三方而言。这都算是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至于地中海两国,意大利也如愿以偿的在辅助战舰上获得了对奥匈的优势,极大满足了自己身为地中海第一海军强国的优越感;而奥匈虽然屈居最末,但在主力舰上的更新优势,也足可让他们遗忘这点小小的不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